直读光谱仪是目前成熟的材料检测仪器,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检测下限低等特点。而且可以对C、P、S、N等非金属元素的检测。因此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引用院士王海舟教授在《直读光谱仪技术》一书中写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仪的技术日臻完善,已从“贵重仪器”蜕化未“常规仪器”,成为金属成分分析主要手段之一,数以万计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仪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及产品的质量控制”。
全谱直读光谱仪采用CCD作为检测器,因为是面状检测器,所以检测可以覆盖全谱,可根据需求来选择分析谱线;特别是可以利用一个元素有多条特征谱线的原理,针对某个元素选用多个分析谱线来做分析;由于使用了全谱技术,能够将全部的谱线接收,所以设计结构紧凑,可移动且便于使用,适用于实验室及现场分析。
全谱直读光谱仪由于接收了全部的谱线,所以为以后增加元素和基体打下了完善的硬件基础。客户以后要增加元素或基体,不需要改动硬件,只需使用标准样品建立工作曲线即可,为客户的以后发展提供了方便。
>>>TY-9000型全谱直读光谱仪>>>
TY-9000型全谱直读光谱仪采用国际标准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采用全数字化技术,替代庞大的光电倍增管(PMT)模拟技术,与国际光谱仪技术同步,采用真空光室设计及全数字化激发光源、的CCD检测器、高速数据读出系统,使仪器具有*的性能、极低检出线、长期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应用领域>>>
冶金、铸造、机械、科研、商检、汽车、石化、造船、电力、航空、核电、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回收工业中的各种分析。
>>>检测基体>>>
铁基
>>>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 指 标 | 项目 | 指 标 |
光学系统 | 帕型—龙格罗兰圆全谱 真空型光学系统 | 检测时间 | 依据样品类型而定, 一般25S左右 |
波长范围 | 170-580nm | 电极 | 钨材喷射电极 |
焦距 | 400mm | 分析间隙 | 样品台分析间隙:3.4mm |
探测器 | 高性能CCD阵列 | 真空系统 | 真空软件自动控制、监测 |
光源类型 | 数字光源,高能预燃技术(HEPS) | 工作温度 | 10℃~35℃ |
放电频率 | 100-1000Hz | 工作湿度 | 20%~85% |
放电电流 | 400A | 光室恒温 | 34℃±0.3℃ |
工作电源 | 220V AC 50/60Hz | 氩气纯度要求 | 99.999% |
仪器尺寸 | 720×860×500 | 氩气进口压力 | 0.5MPa |
仪器重量 | 约100kg(不含真空系统) | 氩气流量 | 激发流量约3.5L/min |
>>>TY-9000型全谱直读光谱仪元素配置及分析范围>>>
Program | Fe-Low alloy | Fe-Cr-Ni steel | |||
序号 | Elements 元素 | Min | Max | Min | Max |
1. | C | 0.0006 | 1.3 | 0.008 | 2.5 |
2. | Si | 0.01 | 3.9 | 0.09 | 4 |
3. | Mn | 0.03 | 2.1 | 0.12 | 16 |
4. | P | 0.002 | 0.12 | 0.003 | 0.3 |
5. | S | 0.002 | 0.16 | 0.001 | 0.4 |
6. | Cr | 0.01 | 4.5 | 7.4 | 32 |
7. | Ni | 0.004 | 4.4 | 0.8 | 48 |
8. | Mo | 0.0004 | 1.3 | 0.08 | 4.2 |
9. | Al | 0.003 | 1.5 | 0.005 | 1.7 |
10. | Cu | 0.0002 | 0.5 | 0.05 | 4.5 |
11. | Co | 0.001 | 0.5 | 0.008 | 17 |
12. | Ti | 0.002 | 1.2 | 0.005 | 1.1 |
13. | Nb | 0.002 | 0.3 | 0.02 | 2 |
14. | V | 0.0003 | 0.9 | 0.02 | 9.5 |
15. | W | 0.03 | 2.1 | 0.002 | 4.1 |
16. | As | 0.0007 | 0.1 | 0.0004 | 0.04 |
17. | Zr | 0.004 | 0.35 | ||
18. | Fe | 余量 | 余量 |
Program | Al-Si alloy | Al-Mg alloy | |||
序号 | Elements 元素 | Min | Max | Min | Max |
1. | Si | 0.020 | 24.00 | 0.020 | 2.300 |
2. | Fe | 0.020 | 4.00 | 0.070 | 0.800 |
3. | Cu | 0.005 | 6.00 | 0.007 | 1.00 |
4. | Mn | 0.005 | 1.00 | 0.030 | 2.400 |
5. | Mg | 0.010 | 1.500 | 0.006 | 10.20 |
6. | Cr | 0.005 | 0.500 | 0.010 | 0.400 |
7. | Ni | 0.020 | 2.500 | 0.005 | 0.250 |
8. | Zn | 0.005 | 3.500 | 0.010 | 1.00 |
9. | Ti | 0.005 | 0.400 | 0.007 | 0.300 |
10. | Be | 0.001 | 0.200 | 0.001 | 0.009 |
11. | Bi | 0.020 | 0.600 | 0.020 | 0.600 |
12. | Cd | 0.001 | 0.3 | 0.010 | 0.300 |
13. | Ce | 0.050 | 0.300 | ||
14. | Co | 0.003 | 0.400 | 0.030 | 0.400 |
15. | Ga | 0.005 | 0.200 | 0.009 | 0.020 |
16. | La | 0.020 | 0.120 | ||
17. | Pb | 0.005 | 0.500 | 0.001 | 0.500 |
18. | Sb | 0.005 | 0.400 | ||
19. | Sn | 0.003 | 0.500 | 0.0007 | 0.200 |
20. | Sr | 0.005 | 0.100 | ||
21. | V | 0.005 | 0.200 | 0.002 | 0.030 |
22. | Zr | 0.005 | 0.200 | 0.003 | 0.120 |
23. | Al | 余量 | 余量 |
注: (1)该表含量范围根据客户的实际使用需求情况进行制定;
(2)开通的元素及通道多少依据产品价格设定
(3)特殊材料超出检测的元素及测量范围的,供需双方可制定内控标样
(4)由于国家标准物质的滞后性,在部分牌号材料尚未有新标准物质出来前,按原标准元素执行。
(5)本元素表及测量范围最终解释权归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