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部件网>新闻首页>行业动态

我国自主研发钢轨探伤车正式投用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25-04-08 11:13:05化工仪器网阅读量:14814 我要评论


  近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GTC-80ⅡJ型钢轨探伤车在成都工务大机段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钢轨检测领域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打破长期依赖进口设备的局面。
 
  钢轨作为列车运行的唯一承载体,每日需经受数万次车轮冲击,其内部伤损(如裂纹、核伤)和表面磨损直接威胁行车安全。据铁路安全报告显示,钢轨失效是引发列车脱轨、轨道结构破坏的主要诱因之一。尤其在高铁时速350公里的动态载荷下,毫米级裂纹可能快速扩展为结构性损伤。钢轨健康监测不仅是铁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更是保障运输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的核心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高端钢轨探伤设备受制于国外技术壁垒。此次亮相的GTC-80ⅡJ型探伤车,从硬件到软件系统均实现完全国产化。该车总长44.02米,由动力车与检测车组成,最高运行时速120公里,持续探伤时速达80公里,可完成多角度扫查、动态偏转聚焦及并行发射接收,兼具高效与精准优势。
 
  该车搭载的全自主化探伤系统集成钢轨探伤、轨道巡检、轮廓检测三大功能,配备6个检测轮、18个探头晶片及26个超声波通道,可动态识别轨头、轨腰等部位的毫米级裂纹。通过"A/B显信号同步存储回放+钢轨高清图像分析"双重验证模式,伤损检出率超85%,漏检风险显著降低。
 
  面对钢轨磨耗和车辆"蛇形"运动引发的检测偏移难题,该车首创3D激光轨廓测量技术,结合自适应磨耗补偿控制系统,可动态调整探轮位置。即便在R200小半径曲线或严重磨耗区段,探轮与钢轨中心线对中误差仍可控制在毫米级。据投用前数百次测试数据显示,其误差值低至0.2毫米。
 
  在实际运行中,GTC-80ⅡJ展现出检测效率倍增、数据精准可靠的优势,为铁路"检、养、修"闭环管理提供核心数据支撑。该设备的成功投用不仅提升我国铁路基础设施运维水平,更推动检测装备产业链升级,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素材来源:科技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百分零部件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