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部件网>新闻首页>行业会议

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2025上海汽车成形制造对话会成功召开

2025-04-30 11:49:01中国模具工业协会阅读量:899 我要评论


  4月26日下午,上海车展期间,“2025上海国际汽车成形制造产业对话会”以创新汽车模具技术赋能汽车成形制造,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与汽车模具共话诠释产业链融合促进、供应链协同共生、面对市场需求强强联手应对挑战。
 
  为应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上下游产业融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举办本次产业对话会,邀请了主机厂的上汽乘用车、零部件的博世,汽车模具的一汽模具、海泰科和银宝山新等企业进行产业分享演讲与对话交流。共同探讨了汽车供应链新格局与汽车供应链新需求、成形制造装备新技术、零部件成形创新运用等发展策略,直面汽车新挑战,解读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供应链变革和技术创新。
 
  在活动致辞中,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秦珂分享了2024年中国模具产业全领域国际国内形势、国际地位、总体情况,特别是汽车作为模具最大用户行业,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模具需求的拓展。分享了模具作为工业母机等材制造的不可分割组成部分的产业新定位,也分享了模具产业高度契合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模具产业使命,将在 “十五五” 时期推动模具产业制造与模具产业供应链及模具终端汽车产业向新、向绿、向好发展。同时,特别是针对充分发挥国家级行业协会在科技评价中的独立第三方作用,作为DMC同期的模具技术水平认定的精模奖工作具有的引领作用、价值体现;以及DMC显示出的汽车模具技术突破、汽车模具的创新运用的技术成果与场景运用示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叶盛基在今日对话会致辞中提到:目前,汽车成形制造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需通过创新与转型升级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主要趋势有:政策驱动低碳转型,碳中和战略与新能源政策推动行业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技术创新加速升级,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及新材料应用重塑产业格局;产业链协同成共识,原材料、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协同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直接采购总监刘俊先生分享了博世关于汽车零部件成形制造创新和供应链韧性策略,介绍了博世供应链风险管理SCRM,包括事件觉察、特别工作组、核心风险类别、供应链风险管理等概念,为参会者提供了从风险预警到应急响应的解决方案思路,帮助企业系统性识别潜在风险,有效提升供应链面对突发状况的抗压能力与恢复效率。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客户运营中心总经理董智超先生分享了一汽模具在产业链驱动车身模具创新发展的探索之路,围绕汽车产业现状、国内国际政策、以及结合模具行业热点展开,从技术创新、制造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等层面,剖析了数字化设计优化、智能制造提效、精益管理降本的实践路径,为汽车模具高质量发展与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青岛海泰科模具有限公司市场项目总监任勇先生从产业链的角度切入,向听众介绍了软件二次开发和系统开发、模块化智能设计技术、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体、工业互联网、远程运维+智能注塑、新材料和轻量化技术等方面一起协同创新,全链赋能。
 
  在产业对话会环节中,专家们聚焦模具与汽车产业对话五大核心议题,针对如何构建高效协同的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合作生态,应对内部外部的风险挑战;模具企业构建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提质增效、模具产品创新推动汽车消费升级下的汽车新功能分享等内容,参会嘉宾展开深度探讨与现场互动。
 
  报告会期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秦珂接受了东方网记者的采访,分享了汽车模具的技术发展和市场趋势。
 
  DMC2025
 
  DMC2025模具装备展定于2025年6月4-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办!
 
  W1和W2冲压、综合模具成形馆将汇聚以汽车冲压模具为主的核心冲压模具企业,W3是以型腔模具为主,汇集了众多塑料模具企业。展出包括模、检、夹一体化解决方案、车身模具与冲压自动线、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与模具、汽车内外饰塑料模具及塑料机械、汽车零件制造与成形技术装备、汽车电子模具与自动化等丰富展品。
 
  展会汇聚国内顶尖汽车模具制造企业,如一汽模具、天汽模、亿森、瑞鹄、银宝山新、东风冲压、凯华科技、广菱汽车、小鸭精工、兴达、宁海一注、海泰科、格力、中泰、精诚、点睛、金马泰、赛豪、精超力等企业。
 
  汽车作为蓬勃发展的常青树赛道,模具作为汽车零件成形不可或缺的装备,支撑和拓展了车型变化与零组件性能化需求变革的发展空间。期待六月与大家相见!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百分零部件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