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关于开展“工业绿效贷”助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通知
2025-10-31 11:44:33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阅读量:5863 我要评论
  近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正式印发《关于开展“工业绿效贷”助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通知》,将持续完善和推广“工业绿效码”应用、开展“工业绿效贷”服务、畅通工作运行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措施、加强统筹协同联动,以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助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原文如下↓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
 
  关于开展“工业绿效贷”助推制造业
 
  绿色低碳转型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部门,人民银行各二级分行,各有关金融机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助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24〕26号)、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银发〔2025〕158号)等文件精神,拟开展“工业绿效贷”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持续完善和推广“工业绿效码”应用。持续建设完善“工业绿效码”平台,归集全市绿色制造名单培育、绿色生产水平评估、绿色技改项目申报、节能监察、节能诊断等信息,“一码”贯通企业赋码评级、绿色诊断服务、绿色技术推广、绿色人才培养等服务应用,促进规上工业企业主动加快“赋码”。依托“工业绿效码”,对全市绿色工厂及梯度培育企业分级赋码管理,推动企业绿色化水平有升有降、有进有出,梯度培育、逐级提高。“工业绿效码”作为评价企业绿色化水平及获取绿色金融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开展“工业绿效贷”服务。鼓励绿色金融积极性高、基础条件好的在渝银行机构开展“工业绿效贷”服务,有序引导金融资源向制造业绿色低碳领域加快聚集,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人行重庆市分行的“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服务系统(以下简称“长江绿融通”)和“工业绿效码”平台互通,鼓励银行机构根据“工业绿效码”赋码企业转型需求开发信贷产品,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鼓励在授信额度及增值服务等方面给予差别化支持政策,推动“工业绿效贷”与“工业绿效码”深度融合,双轮驱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三、畅通工作运行机制。推动“长江绿融通”和“工业绿效码”平台按照安全可控原则和相关管理要求加强信息共享,持续推进绿色项目、企业信息动态更新,强化绿色项目储备;根据市场化原则,完善全链条线上银企融资对接机制,提高融资对接效率;健全信息跟踪反馈机制,“长江绿融通”及时监测汇总融资对接情况,加强“洗绿”“漂绿”等风险监管;同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线下银企融资对接活动。
 
  四、强化政策保障措施。对获得“工业绿效贷”支持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且符合“技改专项贷”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享受市级贴息政策,同时鼓励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叠加享受国家贴息政策。用好“渝绿融”政策产品,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工业绿效贷”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工作情况纳入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估。鼓励企业申请“工业绿效贷”开展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工业固废利用等领域技术改造、研发创新项目。
 
  五、加强统筹协同联动。市经济信息委、人行重庆市分行等部门建立重庆市“工业绿效贷”工作对接机制,统筹协调全市“工业绿效贷”工作,适时召集市级相关部门、区县、银行机构及企业研究推进相关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各区县对应相关部门统筹抓好“工业绿效码+工业绿效贷”推广运用,加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融资需求收集,策划推进相关项目,及时收集整理“工业绿效贷”典型案例,利用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营造制造业绿色发展良好氛围。鼓励银行机构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利用网点资源深入企业加强金融服务。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
 
  2025年10月22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百分零部件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 2025-08-29 10:58:53
 - 16638
 
 - 
							
							近日,2024年度宝武低碳冶金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遴选完成,农林生物质协同钢铁降碳技术研究、电炉全废钢冶炼高等级钢材技术研究等常规项目8项和青年项目4项通过评审。
- 2025-07-04 11:39:45
 - 19099
 
 - 
							
							近期,龙净环保持续升级减污降碳绿色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多个标杆项目投运,助力钢铁行业迈向低碳可持续发展。
- 2025-06-18 11:07:59
 - 17471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网站客服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