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月天津工博会为媒绘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11-10 13:16:27天津工博会阅读量:1167 我要评论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26年3月18日至21日,由国家商务部批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及振威国际会展集团共同主办的第22届天津工博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第22届天津工博会,以“工业数智转型 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不仅是华北地区工业领域的年度盛事,更是我国制造业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加快智能化转型的生动实践,彰显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激活工业动能的战略担当。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出发,天津工博会始终与国家工业发展同频共振。第22届天津工博会规划10万平方米展示面积,汇聚宇树、中大力德、库卡、松下、埃斯顿、西门子、亚德客、康耐视、正泰集团、汇川、中国电子、津上、纽威、国盛、丽驰、蒂德、大侨、海天、大族、邦德、宏山、海目星等近千家全球领军企业与10万名专业采购商,构建起“技术展示—思想碰撞—商业落地”的全链条产业生态。这一规模与布局,既是对天津作为北方工业重镇产业基础的充分依托,更是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需求的精准响应。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展会通过整合我国北方工业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为破解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创新资源分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平台,助力打造京津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时代命题,天津工博会搭建起前沿技术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桥梁。展会设立机床、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焊接与切割、智能泵阀、智能检测、电子、铸造及压铸等专业展区,集中展示高端数据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具身智能设备、金属成型生产线、智能传感器等尖端成果。从中环电子、北方华创等本土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到西门子、库卡等国际品牌的创新产品,各类展品不仅展现了全球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高水平,更瞄准我国制造业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2026年第22届天津工博,特别新增加的电子展区及人工智能展区,重点展示的半导体封测、PCB制造等关键设备,直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卡脖子”难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了技术支撑。这种“需求导向”的展品布局,让展会成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试验田”与“加速器”。
破解企业发展痛点,3月18日天津工博会以精准服务为制造业发展注入实效动能。针对企业“找商难、匹配准、落地慢”等现实难题,展会同步开启华北工业采购节、振威工业沙龙、天津工博会采购对接会、链主企业面对面等5大供需对接活动,依托900万买家数据资源实现供需智能匹配,设置“场景化演示区”直观验证设备适配性,邀请华为、通用、中汽研、比亚迪、丰田等龙头采购商到场对接,从源头上打通产业链堵点。
展会还将联合融资租赁、信贷律所等机构,构建起“展示—对接—交易—服务”的全流程保障体系。这种“不止于展”的服务理念,让展会超越了传统展览的范畴,成为解决企业发展实际困难、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平台”,切实为制造业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思想引领未来,天津工博会以高端同期活动为制造业转型指明方向,展会同期举办2026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第二届国际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等高端论坛,邀请全球学者、企业家解读政策趋势,剖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融合路径。举办2026航空航天产业制造创新与发展论坛、京津冀工业母机供需对接会、融资租赁助力制造业升级推进会、“弘快杯”全国电子制造行业PCBA设计大赛、“快克杯”全国电子制造行业焊接技能大赛、全国电子制造行业线束线缆制作工艺与操作技能大赛、“屹博杯”全国电子制造行业板级故障分析与维修技能大赛等30余场同期活动,汇聚全球制造业的智慧力量,紧扣我国制造业转型中的关键问题,从战略层面为企业答疑解惑,引导制造业企业把握技术变革趋势,在智能化转型中少走弯路、找准方向,体现出展会在产业思想引领方面的重要价值。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我国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由商务部批准的3月天津工博会作为我国制造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承载着推动产业升级、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期待本届工博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精准服务为支撑、以协同发展为目标,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型工业化作出更大贡献。相信在这样的平台助推下,我国制造业必将在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更多“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跨越的新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百分零部件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网站客服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