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零部件网>技术首页>

微微一“萃”很省事:一滴溶液就能完成的萃取,靠谱吗?

2022
02-01

08:32:44

分享:
57
来源:上海长肯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般的环境测试,由于标准要求的样品量较大,萃取过程用到的溶剂也非常多,然而到最后,往往还需要氮吹或者蒸发浓缩,以达到试验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辛辛苦苦加进去的数百毫升有机溶剂,实际使用的不到1%。可见,测试中的溶剂消耗和浪费非常严重。

既然我们倡导绿色化学,那能不能减少溶剂的使用,让萃取微型化呢?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这个想法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取了一个的名字—“微萃取”。

微萃取是目前处理技术的分支,出现在上世纪80-90年代。根据萃取相的类型,分为固相微萃取和液相微萃取。顾名思义,就是用固体状材料或者液体对基质中的目标物进行萃取。

作为微型化的设备,萃取涂层和溶液的用量是非常少的,有的研究甚至只用一滴溶液,就能完成萃取。所以,和传统的液液萃取相比,液液微萃取用到的溶剂会大大减少;和固相萃取相比,固相微萃取则能减少洗脱溶剂的用量,甚至不需要溶剂洗脱,靠热脱附就可以解吸。

那有人会问了,萃取相那么少,仅有一点点涂层和溶液,能萃取完目标物吗?

这里要介绍另一个概念:不*萃取。传统的液液萃取或者固相萃取是要求将所有待测物都萃取出来,而微萃取的原理则是基于两相间的分配平衡。当目标物达到分配平衡,可以认为,其浓度在两项都不会再改变。

说了这么多,那微萃取具体可以用来检测什么呢?

环境测试中,水土气的检测都不乏微萃取的身影。在消费品板块,有的测试机构已经针对纺织品开发了相应的微萃取技术,检测其中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等。更有人将微萃取与医药结合,研究动植物体内某些物质的含量变化。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百分零部件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百分零部件网,https://www.100lb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