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零部件网>技术首页>技术交流

如何选用一款最合适的接近传感器

2024
07-20

07:14:30

分享:
10
来源:上海岭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是指代替限位开关等接触式检测方式,以无需接触检测对象进行检测为目的的传感器的总称。其能将检测对象的移动信息和存在信息转换为电气信号。

在转换为电气信号的检测方式中,包括利用电磁感应引起的检测对象的金属体中产生的涡电流的方式、捕测体的接近引起的电气信号的容量变化的方式、利石和引导开关的方式。由感应型、静电容量型、超声波型、光电型、磁力型等构成。


分类:


(1)接近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分:

高频振荡型

电容型

感应电桥型

磁铁型

霍耳效应型


(2)按操作原理可分为:

利用电磁感应的高频振荡型

使用磁铁的磁力型

利用电容变化的电容型


(3)按检测方法分:

通用型:主要检测黑色金属(铁)

所有金属型:在相同的检测距离内,检测任何金属

有色金属型:主要检测铝一类的有色金属


(4)根据结构类型分:

两线式:接线方便,但有残余电压和漏电流大的缺点

三线式:直流三线式接近传感器的输出型有NPN和PNP两种

四线式:和三线式的差别是电源变为独立的两根线



接近传感器的选型和检测:


(1)接近传感器的选型原则:

对于不同的材质的检测体和不同的检测距离,应选用不同类型的接近传感器,以使其在系统中具有高的性能价格比,为此在选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当检测体为金属材料时:应选用高频振荡型接近传感器,该类型接近传感器对铁镍、A3钢类检测体检测。对铝、黄铜和不锈钢类检测体,其检测灵敏度就低。

②当检测体为非金属材料时:应选用电容型接近传感器,如木材、纸张、塑料、玻璃和水等。

③金属体和非金属要进行远距离检测和控制时:应选用光电型接近传感器或超声波型接近传感器。

④当检测体金属但灵敏度要求不高时:可选用价格低廉的磁性接近传感器或霍尔式接近传感器。


(2)接近传感器选型的要素:


① 检测类型:放大器内藏型、放大器分离型;

② 外观形状:圆形、方形、凹槽型;

③ 检测距离:以mm为单位;

④ 检测物体:铁、钢、铜、铝、塑料、水、纸等;

⑤ 工作电源:直流、交流、交直流通用;

⑥ 输出形态:常开(NO)、常闭(NC);

⑦ 输出方式:两线式、三线式(NPN、PNP);

⑧ 是否屏蔽:屏蔽、非屏蔽;

⑨ 接线方式:导线引出型、接插件式、接插件中继式;

⑩ 应答频率:一秒钟能检测几个物体


(3)接近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①释放距离的测定:当动作片由正面离开接近传感器的感应面,开关由动作转为释放时,测定动作片离开感应面的距离。

②回差H的测定:动作距离和释放距离之差的值。

③动作频率测定:用调速电机带动胶木圆盘,在圆盘上固定若干钢片,调整开关感应面和动作片间的距离,约为开关动作距离的80%左右,转动圆盘,依次使动作片靠近接近传感器,在圆盘主轴上装有测速装置,开关输出信号经整形,接至数字频率计。此时启动电机,逐步提高转速,在转速与动作片的乘积与频率计数相等的条件下,可由频率计直接读出开关的动作频率。

④重复精度测定:将动作片固定在量具上,由开关动作距离的120%以外,从开关感应面正面靠近开关的动作区,运动速度控制在0.1mm/s上。当开关动作时,读出量具上的读数,然后退出动作区,使开关断开。如此重复10次,最后计算10次测量值的值和最小值与10次平均值之差,差值大者为重复精度误差。



接近传感器的常见故障排除:


① 稳定电源给接近传感器单独供电;

② 响应频率在额定范围内;

③ 物体检测过程中有抖动,导致超出检测区域;

④ 多个探头紧密安装互相干扰;

⑤ 传感器探头周围的检测区域内有其他被测物体;

⑥ 接近传感器的周围有大功率设备,有电气干扰。


接近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机床、冶金、化工、轻纺和印刷等行业。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可作为限位、计数、定位控制和自动保护环节。接近传感器具有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重复定位精度高、无机械磨损、无火花、无噪音、抗振能力强等特点。目前,接近传感器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其自身的发展和创新的速度也是极其迅速。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百分零部件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百分零部件网,https://www.100lb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