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您现在的位置:零部件网>技术首页>专利技术

黄山市赛姆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产品推荐

更多>

螺杆氮化原理

2014
08-05

16:21:09

分享:
238
来源:黄山市赛姆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钢的氮化(气体氮化)

其目的提高外表硬度和耐磨性,概念:氮化是向钢的外表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以及提高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

被钢吸收后在其外表形成氮化层,利用氨气在加热时分解出活性氮原子。同时向心部扩散。

氮化通常利用专门设备或井式渗碳炉来进行。适用于各种高速传动精密齿轮、机床主轴(如镗杆、磨床主轴)高速柴油机曲轴、阀门等。

氮化工件工艺路线: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除应力-粗磨-氮化-精磨或研磨。

并且较脆,由于氮化层薄。因此要求有较高强度的心部组织,所以要*行调质热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提高心部机械性能和氮化层质量。

不再需要进行淬火便具有很高的外表硬度大于HV850及耐磨性。钢在氮化后。

变形很小,氮化处置温度低。与渗碳、感应外表淬火相比,变形小得多

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作氰化。目前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是广。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提高钢的硬度,钢的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其主要目的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钢的化学热处理-氧氮共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可实现其氧氮共渗处理。处置以后的工件兼有蒸汽处置我渗氮处理的共同优点。当钢在渗氮的同时通入一些含氧的介质。

外表氧化膜,1 氧氮共渗的特点:氧氮共渗后渗层可分三个区。次表层氧化区和渗氮nitrid外表氧化膜与次表层氧化区厚度相近,一般为2-4μm.氧氮共渗后形成多孔Fe3O4层具有良好的减摩擦性能、散热性能及抗粘着性能。

水分解形成氧原子向内扩散形成氧化层并在工件外表形成黑色氧化膜。2 氧氮共渗介质:氧氮共渗时一般用得较多的不同浓度的氨水。氮原子向内扩散形成渗氮层。

时间通常为1-2小时。氨水浓度以25%-30%为宜。排气升温时通氨量应大些,3 氧氮共渗的主要用途:氧氮共渗主要用于高速钢刀的外表处置。共渗时的温度一般为540-590。以利于迅速排空炉内空气。共渗期间通氨量应适中,降温及扩散时应减少氨的滴入量。热处置炉可采用有1Cr18Ni9Ti不锈钢制成炉罐的井式氮化炉代用。炉罐应维护密封性(采用真空水冷橡胶密封)炉顶应有一台密封循环风扇。炉内保持300-1000Pa正压.

钢的热处理--软氮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使氮化工艺不受钢种的限制,为了缩短氮化周期。近一、二十年间在原氮化工艺基础上发展了软氮化和离子氮化两种新氮化工艺

钢的氮原子渗及的同时,软氮化实质上是以渗氮为主的低温碳氮共渗。还有少量的碳原子渗入,其处置结果与前述一般气体氮相比,渗层硬度较低,脆性较小,故称为软氮化。

软氮化方法分为气体软氮化和液体软氮化两大类。目前国内生产中应用zui广泛的气体软氮化。<,1.软氮化方法。br>气体软氮化是含有活性碳、氮原子的气氛中进行低温碳、氮共渗,常用的共渗介质有尿素、甲酰胺和三乙醇胺,软氮化温度下发生热分解反应,发生活性碳、氮原子。

通过扩散渗入工件表层,活性碳、氮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从而获得以氮为主的碳氮共渗层。

因该温度下氮化层硬度值zui高。氮化时间常为2-3小时,气体软氮化温度常用560-570。因为超越2.5小时,随时间延长,氮化层深度增加很慢。

外表zui外层可获得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白层,2.软氮化层组织和软氮化特点:钢经软氮化后。由ε相、γ`相和含氮的渗碳体Fe3CN所组成,次层为03-04毫米的扩散层,主要是由γ`相和ε相组成。

软氮化具有以下特点:

时间短,1处置温度低。工件变形小。

碳钢、低合金钢、工模具钢、不锈钢、铸铁及铁基粉未冶金资料均可进行软氮化处理。工件经软氮化后的外表硬度与氮化工艺及材料有关。2不受钢种限制。

3.能显著地提高工件的疲劳极限、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干摩擦条件下还具有抗擦伤和抗咬合等性能。

故氮化层硬而具有一定的韧性,4.由于软氮化层不存在脆性ξ相。不容易剥落。

目前生产中软氮化巳广泛应用于模具、量具、高速钢刀、曲轴、齿轮、气缸套等耐磨工件的处置。因此。故不宜在重载条件下工作。另外,应注意的气体软氮化目前存在问题是表层中铁氮化合物层厚度较薄(0.01-0.02mm且氮化层硬度梯度较陡。氮化过程中,炉中会产生HCN这种有毒气体,因此生产中要注意设备的密封,以免炉气漏出污染环境。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百分零部件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百分零部件网,https://www.100lb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