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加速驱动末端回收体系重构:技术升级、标准优化与产业协同路径探析
2025-04-23 13:31:02环保在线整理阅读量:16219 我要评论
以旧换新政策的加速推进,对末端资源回收环节产生了多维度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正向驱动效应
回收规模显著扩大
以旧换新政策通过经济补贴刺激旧物回收量激增,特别是汽车、家电领域报废量同比增长明显。如新能源车置换政策使车主报废意愿提升,推动报废回收站年处理量增加。
倒逼产业技术升级
回收企业为应对激增的报废量,加速引入自动化拆解设备及环保处理技术。例如深圳回收企业采用AI分拣系统提升金属提取效率,浙江台州金属再生基地通过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利用率提升至95%。
处理标准规范化提升
政策强化了对回收流程的监管要求,如国务院明确报废机动车需通过系统验车、部件完整度核查等环节,推动回收企业建立全流程可追溯体系,减少非法拆解行为。
回收网络覆盖延伸
为提升便利性,末端回收网点加速向社区渗透。中国资环集团在省会城市推广手机回收小程序,实现线上下单、安全销毁的一站式服务。
安全处置需求升级
电子产品的集中回收催生信息安全处理标准,示范项目通过运输监控、物理粉碎等技术确保数据安全,消费者对回收企业的资质认证要求提高60%。
产业链协同效应强化
回收企业与上下游形成紧密合作,如汽车拆解厂与再生金属加工企业建立定向供应关系,家电回收商与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共享拆解数据库。
二、现存挑战与梗阻
社区回收便利性不足
约40%城市社区仍缺乏标准化回收点,居民需通过第三方平台预约回收,流程耗时增加用户体验成本。
企业运营成本压力
环保设备升级使中小回收企业初期投资增加50%以上,部分企业因无法承担技改费用退出市场。
政策执行差异性问题
地方对报废车辆部件完整性要求存在执行差异,导致跨区域回收合规成本波动,影响资源跨区调配效率。
以上影响表明,以旧换新政策既为末端回收环节带来发展机遇,也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衔接的短板,需通过技术赋能、标准统一、网络优化等系统性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由AI生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分零部件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百分零部件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5年版)》供需对接指南之四: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工艺技术设备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5年版)》涉及8项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工艺技术设备,涵盖钢渣、高炉矿渣、冶金尘泥等钢铁冶金领域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 2025-10-11 13:26:20
- 3734
-
建设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被列为六大重点支持方向之一,单个项目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的财政补助,展现了北京市在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方面的决心。
- 2025-10-11 13:19:10
- 3641
-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宣布将于2025年9月至2025年12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 2025-10-09 13:25:56
- 5642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